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TICKMILL 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ThinkMarkets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荔枝返现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icmarkets285X70
  • 1
  • 2
  • 3
  • 4
  • 5
  • 6
  • 143
前往
共 2854 条
帖子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2023-10-25 04:26
136
4327
2023-11-13 10:21
以梦为马 发表于 2023-10-31 12:38
你是电脑还是手机登录的,我手机软件登上提示未连接啊,
23号服务器前面好像有两个公司,都试试?
2023-10-31 14:19
2023-08-31 16:27
40
1074
2023-09-01 15:17
2023-09-01 05:50
2023-08-19 11:49
8
297
2023-08-22 01:16
2023-08-19 11:51
2023-01-12 05:40
40
854
2023-07-27 13:17
看了,谢谢!
2023-07-27 13:17
禅与投资——交易之道即体悟之道 德嘉华庭 2017-12-21 | 407阅读 | 7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禅”,据说是印度梵语音译,原是静坐思虑之意。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先秦就已有禅修,后历经时间和空间跨度,不断变化演绎,如今之“禅”,已被赋予了深刻的哲理内涵。 01 说到“禅”,相信很多人脑海中对这个词汇的解读是与世无争、无欲无求,是佛教里远离人间烟火的僧侣们清心寡欲的修行态度。 乍一看来,这个词似乎和充斥着欲望与贪念的期货市场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当你的视角超越交易本身,你会发现,禅与交易之间,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是在2009年初进入期货行业,那时,刚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投资者和金融同行,都已亲身见证过市场在极端情况下的暴戾与癫狂。而今,入行八年的我已见过太多的市场跌宕起伏和由此带来的人间悲欢离合。 这个市场里的交易者,带着赌一把的暴富心理来做交易的数不胜数,赚了嫌太慢,亏了想翻本,赌徒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结果,自然是被市场无形之手打得遍体鳞伤。许多人在巨亏后淡出期货市场,自此谈期色变,视之若豺狼猛虎,再不肯踏入半步。 对这些人来说,他们面前,期货投资的风险之门虽已关上,但同时关上的,还有通往更高境界的理财之路。有些人会消停一段时间,待一年半载后元气恢复些,转身又一头扎入期货市场,这类交易者,虽有百折不挠的韧性,可大多不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终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资金在大的市场动荡面前,被反反复复地敲骨吸髓抽干榨净。 有时我不禁会想,这些投资者恐怕都有受虐情结,真应了那句俏皮话:“市场虐我千百遍,我待市场如初恋”。 而那些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投资者,如大浪淘沙,经受住了资金与心灵的双重折磨,在千百次血与火的洗礼之后逐渐成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交易方法,他们会规避人性弱点在交易中的体现,做到身在交易之中、神在交易之外,以无为达至有为境界,从而超越自我,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而这一切,都与禅的理念,息息相关。 02 禅修之禅不可说 交易之道即体悟之道 禅不讲知识,因此,不会受到人们头脑中固有知识的阻碍。禅修之人首先需要倾听内心的真实感受,从而追寻自我,在此过程中所用到的方式和手段不一定顺乎俗识或常理,然最终的体悟却有其共性。 有位禅师在领悟了禅门大道后,弟子们都期待他开坛讲法,而禅师只是以宁静安详的神态在蒲团上坐了片刻,便转身离去,弟子们大惑不解,追问禅师,禅师说道:“讲经有讲经的法师,说戒有说戒的律师,而我是禅师,禅是不可说的,就是说了,也没有用处。” 禅不是知识,不能靠口传心授,只能靠自己的心灵来感悟,所以禅不可说,只能指点人们去悟;能说的就不是禅了,顶多只能算是一种哲理。 这与期货交易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这个市场,你能找到专门讲解各类技术指标或是基本供求关系的分析师,也能找到专门讲解风险控制或是资金管理的理财专家,然而,那些交易时的心态与灵感却是无法由高手口传心授传与他人的,而这恰恰是成功交易的精髓所在。 优秀的交易员都有独特的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成功的交易并没有固定模式,要靠投资者自己的悟性,高手所能指点的,顶多也只能是哲理而已。 03 禅修之顺应自然 交易是修行而非赌博 禅与赌自是不同的。 禅强调聆听心性,顺应自然。有了禅心,你会看得开,有智慧,有禅悦,才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遵循了自然规律,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成为达到一定人生境界的智者。 对于交易而言,遵循市场规律,顺时重势,道法自然,才能在交易中做到盈亏不惊,收放有度,不会因盘面一时的涨跌而影响交易心态。 而赌,则有种对着干的意味。赌徒,恐是这世界上与禅师距离最远的一类人。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身边真正的赌徒并不多,但许多人身上却携带着严重的“赌徒心理”,这是投机心理的畸形发展和极端扭曲。携带赌徒心理的投资者,偏信运气成分大于自身的努力,容易孤注一掷,最终得到的往往是最坏结果。有些在期货市场中栽了跟头的人将其和赌场相提并论,把希望完全寄托在预测市场未来走势的正确率上,想掌控和驾驭市场,幻想市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运行,这种人就把期货当做了赌博。 一个人在期货投资中存在赌徒心理是危险的,而一家机构在期货投资中存在赌徒心理就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实践中,不少利用期货市场做套期保值规避现货经营风险的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逐渐脱离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状况,将企业套保做成了企业投机,最终,将企业的运营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这与企业介入期货的初衷背道而驰。这种状况在那些小型企业或家族式企业中更加常见。一言堂或高管一票否决制,带来的往往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集中于少数人甚至一个人身上,而这个人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其个人若携带“赌徒心理”则会体现在整个企业的期货交易活动中,从而带来巨大风险。 因此,期货交易到底是遵循规律,顺应自然的一场修行?还是心存侥幸,一意孤行的一场赌博?最终取决于做交易的人本身。 04 禅修之观照自我 交易要认清自身目标 禅修需控制自己的心念,理清自己的思想,摈弃世间林林总总所带来的尘思杂念,拨开浮在内心表面的迷雾,观照真实的自我。期货交易也需要聆听内心的真实需求,不被表象所迷惑,才不会心口不一,舍本逐末。 在期货市场中,从心态上划分,有两类典型的投资者。 一类在交易之前虽然有比较明确的投资策略,可一旦下单就过分纠结每笔交易的结果,他们眼睛时刻盯着账户上浮动盈亏的数字变化,心态也跟着数字变动而上下起伏。 当账户出现浮盈时,反复默问自己,这点利润差不多了吧?已经挣了点是不是平仓算了?平多少比较好?现在平还是等下再平?万一平早了少赚一大截是不是很划不来?要是等下再平的话价格又没这么有利了怎么办?当账户出现浮亏时,也在心里反复盘算,哎呀怎么就亏了这么多?现在平仓真不甘心,是不是再等等看?要不要反手试试?要是平完了价格又回来了怎么办?刚刚盈利时都没平仓现在亏损了再平是不是很傻?诸如此类。 一段涨跌过后,市场或许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变化,而投资者的内心却已经历几起几落的生死激荡,对实时盈亏的过分关注让投资者迷失在复杂的思想斗争里,甚或连最初下单时的市场判断都不记得了。 还有一类投资者,他们做交易的最终愿望也是获得盈利,却被期货市场中资金残酷厮杀的激烈状况所振奋,沉迷于期货操作本身。 他们每下一笔单,每做一次短线搏杀,都感觉自己获得了心理上无法言喻的快感,即便是亏钱也成了一种享受。且这种感受让其欲罢不能,甚至到了手上没单心里就发慌的地步,这样自然谈不上等待合适的下单时机,最后导致频繁交易,只享受交易过程,却忘记了自己做交易的根本目的——获取收益。这类管不住自己双手的投资者,用手指代替头脑思考,对他们而言,做交易不是投资而是一种消费,跟打电游或蹦极一样的体验性消费,且是昂贵的消费。这类投资者交易的最终结果也就和内心原本的期望截然相反了。 以上两类投资者交易失败的最大的问题在于所求非所思,所想非所做,杂念太多,导致操作和目标不一致。 05 禅修之三种境界 交易也需经历三重境界 优秀的交易员在市场中有着各自不同的制胜策略,如同禅师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禅修方式一样。而共同之处在于,他们能在交易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市场残酷搏杀的表象所迷惑。认清自己的真正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成功的禅修,也是让人认清生命的本质,不为外物所左右,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人生种种,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 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用绘制山水画的不同阶段来比喻参禅的三种境界:第一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第一种境界是看着真山真水就画真山真水,没有构图,没有重点,这是参禅之初,执著于事物的表相,认知浅显,看似明白,实则糊涂;第二种境界是山水关系已了然于胸,不用看也能画出生动的山水。这是禅有悟时,已经开始思考事物之间的规律和联系,似明非明,这是一个觉悟的过程;第三种境界,一抹流水和几块乱石就已能表达出山水的万千神韵,这是禅中彻悟,已超越了事物的形相,将万物的表里融合为一,返璞归真,达到开悟的境界。 禅修的“至简至易”和“至大至难”在这三重境界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透过对自身的洞察和参悟,使人感受到之前一直被自己忽视的生命和自然的各种内在联系。 期货交易也有同样的三重境界,那些理论知识有余而实践经验不足的投资者大多处于第一重境界,对市场涨跌起落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象上,人云亦云,一窝蜂地追涨杀跌,最终成为别人案板上的鱼肉。 到了第二重境界,随着阅历和交易经验的逐渐丰富,投资者有了自己的市场判断,他们通过钻研各种晦涩的技术指标和建立各种复杂的交易系统来优化自己的期货操作,价格的变动在他们眼中能有一万种解释和演绎,但仍免不了失败的命运。 少数达到第三重境界的投资者,其交易系统和理念已删繁就简,回归平常心,山仍是山,水仍是水,有变化的只是多了份从容和清醒的内心。因此涨即做涨,跌即做跌,万法归于自然,从复杂重回简单,这些投资者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交易中的智者。 06 禅修人生与期货人生殊途同归 禅修的智慧,是观照自我、冥思体悟的智慧,也是顺应自然、回归本真的智慧,目的是达到更高层次人生体验的精神境界。而期货交易要想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就需要脱离交易本身给思想带来的桎梏,不要执著于每一次的成败得失,一定要与市场争个高下或是急于证明自己能驾驭市场的心理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当你提前做好了大量的市场分析与交易计划,并用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合适的交易机会,你才能在交易时做到处变不惊,以恒定的心理状态面对每一笔交易,并由此带来物质上的丰厚回报,这是追求另一个精神层面的最高境界。 某位成功的交易员曾说过,期货交易的其实不是市场,而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对此我深有感触。 许多投资者在期货交易中的错误方法和理念在反复操作中被强化到根深蒂固的状态,站在市场之外,似乎什么都能看得清楚,一旦开始交易,很快又会再次迷失,被同一块石头绊倒无数次,依然无法开悟。 从人生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对诸多的欲望与诱惑,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在每个重大选择的关口,一念之差将使你的人生从此走出不同的轨迹。期货也是另一个维度里的人生,贪婪恐惧以及扭曲缠绕的欲望,让许多投资者的交易背负了太多的杂念,最终走向失败。 禅修的参悟过程和交易的心路历程两者表现虽然不同,然都是追求心神合一的精神境界,至于“彻悟”和“获利”,只是在心神合一状态下的结果而已。 07 结语 市场如人生,你以什么方式对待它,它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回馈给你。 你把市场想得很复杂险恶,如豺狼猛兽,那你见到的市场也必定到处都是暗礁险滩;你以云淡风轻的心态对待市场,顺势重时,不纠结固执,市场在你的眼里也会以同样温和的姿态展现。 人生同样如此,烦恼追根究底皆是自寻,当心灵变得博大,超然万事万物,恬淡安静的内心会使你周遭的一切都变得祥和起来。其实,万物并未改变,改变的,只是你的内心而已。 参透人生,便是禅。 【来源】《中国期货》 【编辑】李铱想
2023-07-25 12:07
人的灵魂是有重量的, 若不努力自我超越,奋力提升, 它一定会向下坠落......从亏损到盈利,我用十年的心血换来的主观交易之心法修炼 2017-08-24 14:19来源:煌昱交易荟 作者:孙立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棵大树想要到达天堂就必须进入最深的土壤,它的根,必须进入地狱------叔本华 导读 一、前言。 二、主观交易心法修炼前提------主观交易核心定义之启发。 三、主观交易心法修炼: 1、 心法第一层------画圈,人为市场立法。 2、 心法第二层------耐心等待绝好机会,主观交易的窄门。 3、 心法第三层------交易饥饿感、赢的渴望,未战而先胜。 4、 心法第四层------零错误,主观交易的客观保障。 5、 心法第五层------情绪管理,平静交易,莫负光阴。 四、与心法之大成者“大圣”的对话 前言 于06年接触交易始,独自徘徊在天堂和地狱之间十余载,曾经经受的眼笑眉飞、切肤之痛已是过眼云烟。其间每每以为恍然大悟之后却又坠云雾中,幸得亲人好友支持,未曾放弃,每次都捡起希望继续前行,才终成体系,未负光阴。十年磨一剑,剑虽不锋,但足以杀敌。今以此文献于同行共勉,亦给游荡多年的交易灵魂一个归宿,也算予自己一个交待。 本文只是针对依据纯技术分析的主观交易症结所述,客观量化和基本面投资者可绕道而行,无需为拙文浪费宝贵时间。 主观交易心法修炼前提------主观交易核心定义之启发 先说说我为什么选择了主观交易而非量化交易。 第一个也是是最主要的原因是量化交易的应用基础和前提是我不能完全认同的:量化交易策略是利用大概率原则对过去的行情归纳总结而得出的,而这里的“概率”和“归纳”皆是我不能认可的。 首先,过去的样本称不上“概率”,只能叫做“频率”,样本的不完全导致所谓“大概率”的作用从理论上是发挥不了的;其次,“归纳法”的巨大缺陷也无需再费口舌,尤其是对于一个混沌的市场来说,对过去行情的归纳在未来并没有什么指导意义。 量化交易注重的是过去,而非未来,如同巴菲特所说的:看着倒车镜开车。如今量化之风盛行,基金趋之若鹜,甚至是大势所趋。但以巴菲特、索罗斯为代表的很多投资大师皆不认同量化交易,可见一斑。可以西蒙斯为首的量化大师们的成功也说明本人的观点难免有失偏颇,甚至有巨大漏洞,但本人有开放的心态,错误之处,望做量化的朋友能告知一二,并且宽恕本人的无知。 第二个没选择量化的原因是我个人的价值观问题。从我选择这一行开始,就面临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期货价值是为实业保驾护航,但我们做期货投机的价值又是什么呢,难道只是为实业提供避风港?就算摆个地摊,也能为社会输出一些GDP,而期货投机,完全体会不到自己的社会价值。 而对于我这个装清高的“文艺小青年”来说,如果不能在这个行业找到和实现一些价值,我是无法前行的。直到我找到了期货投机的“个人价值”,即对个人的修炼价值,才开始安心前行。通过期货投机,可以在短时间让交易员的人性得到冲刷和洗礼,克服更多的人性弱点,投机之路便是修行之路。找到这个“个人价值”后我也就不用再纠结“社会价值”了,毕竟,这个理由足以支撑我走下去了。 但量化交易的重点在于对市场策略的研发,然后交给电脑,无需主观参与,即使参与,也是技术层面的。而这样的话,就连我最后的“个人价值实现”都拿走了,这是我不能接受的。选择了主观交易,就是选择了修行,或许最后我们这些主观交易者会被人工智能消灭,但到时我们至少可以告诉自己:我们已经在这里获得了修行、战胜了自己、明了了哲学、实现了个人价值,值了! 而如果从事量化的交易员也被淘汰了呢,市场能留给他们什么?再者,我始终坚信交易不是门科学而是门艺术,是超越自我的内在艺术,而非研究规律的外在艺术。量化交易为的是规避人性,而我所求的正是市场对我人性的洗刷,从中得到救赎。量化交易规避了人性同时也就规避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毕竟只是“能赚到钱”,难以满足我对实现“个人价值”的需求。 言归正传,什么是主观交易? 主观交易的核心是交易系统有“不能被量化的因子”,这个看似废话的核心,其实是失败的主观交易者皆不能深刻领会的。这也是我盈利之路上攻克的第一个重大问题,之后的心法体系皆由对此核心的理解及应对而来,且听我细细分解。 交易系统里只要包含了“不能被量化的因子”,便属于主观交易。在我看来,没有“半主观半量化”这一说,只要有了主观参与,皆是主观交易。大多数主观交易者不能成功,问题就出在了“不能被量化的因子”上。 这是把双刃剑,处理的好,自不必说,处理不好,只有无尽亏损。就如同拿着把利剑只会随意挥舞,没有心法和招式的束缚,只能伤到自己,更别提上阵杀敌了。而我以下所讲全部心法,其实就是为了处理好这个“不能被量化的因子”,通过心法和招式,使其能真正发挥“利剑”的作用。主观交易的概念虽然简单,但是几乎所有失败的主观交易者都在做着“非主观,非量化”的不伦不类的交易,我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拿着主观交易的方法去频繁寻找机会,频繁交易。从各个品种到各个周期,努力寻找、研究“比较”符合我交易系统的交易机会(这里注意,即是有不能被量化的因子的主观策略,必然能寻找到似是而非的交易机会,而不会像客观交易那样能严格控制),结果可想而知:在没有我下面正文将要讲到的心法约束下,“不能被量化的因子”这把双刃剑,曾把我自己弄得遍体鳞伤(我想很多主观交易者的经历和我一样)。所以如果是做主观交易,就要深刻理解其与客观交易的区别,以免陷入到这种“不伦不类”的交易中去。 这里的区分核心在于:客观交易属于主动出击,核心在于“覆盖”,制定好策略后需广撒网,发挥概率优势。而主观应属于被动交易,核心在于“抽取”,即应等待把握最大的机会,注重命中率和盈亏比,而非主动寻找,去尝试概率行为。 其中之区别需细细体会,我用了六、七年也才明白了这个简单的道理,而我原来的交易都是抗着主观交易的大旗去打客观交易的仗。举个例子:客观交易和主观交易就如同狩猎。客观交易的主体是人,用的是狩猎工具,即“陷阱(交易策略)”。 狩猎的最佳方式是“下套”,量化策略就像在不同的地区,针对不同的物种设置不同的陷阱。关键一在于依据不同的动物习性及体态大小设置不同的陷阱,即策略研发。关键二在于尽量布置多的陷阱,才能做出边际递增的规模效应。即多策略,广撒网;而主观交易的主体是狩猎者本身,即狼、狮子、老虎、鳄鱼等食肉动物,用的是狩猎者的生存本能,而非工具。狩猎的最佳方式是等待猎物的出现,然后耐心等猎物放松警惕,做出致命一击。 关键一在于在自己地盘等待猎物出现。所有狩猎者都有自己的活动地盘(就是我下面要讲的心法第一层----画圈),只能在自己地盘上等待机会,而非满世界去找猎物。一是为保存体力,二是避免在别的动物地盘上被捕杀。 关键二在于耐心,保存体力(资金)耐心等待猎物犯错,就像一定要等到羚羊吃饱跑不动的时候狮子才会出击一样,若是盲目出击,体力消耗殆尽(资金损耗),时间越久越难捕到食物,只有死路一条。这是动物本能,而失败的主观交易者正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忘记了自然法则。在食肉动物界(主观交易),自然选择只把生存机会留给了这些懂得自己的势力范围且能保存体力而做最后一击的动物们。 以上所讲为心法前提,如同辟邪剑谱的自宫前提一样,只有先真正理解了心法前提------什么是区别于客观交易的主观交易核心,才能开始修炼下面的心法。 主观交易心法修炼 1、 心法第一层------画圈,人为市场立法。 处理“不能被量化的因子”的第一步就是“画圈”。首先要感谢青泽先生的“人为市场立法”的观点让我为“画圈”这一思想找到了哲学依据。青泽先生的“人为市场立法”是对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的哲学观演变而来。康德认为事物在进入我们的认识领域时就被我们的认识能力进行了建构,所以事物呈现什么样子是受我们头脑中有什么认识框架所决定的。 周国平说:哲学是观察世界的角度学、思路学,思路一变,你眼中的世界也随之改变。人为自然立法简单来说就是:你是怎么看世界的,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人为市场立法也就是说在一个混沌的市场中找寻市场的普适规律是徒劳的,只有自己创立一套观察市场、理解市场的理论,通过“人为市场立法”,才能给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依据。放弃求真(寻找市场规律),而去求存(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方法和工具)。 这也正是“画圈”思想,尤其是对于一个混沌无序的交易市场来讲,必须像狩猎动物一样,寻找到自己的领地,并且守护领地,耐心等待猎物进入领地。只有知道了自己系统的能力范围,坚守系统(圈内)的交易信号,耐心等待市场移动,待市场移动至你的“圈内”,再果断出击,才能长久生存。 交易的学习和修行过程其实就是给自己“画圈”的过程、为“市场立法”的过程,把精力集中在建立自己的投资标准上,确定自己的能力圈,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活动。用自己的理论体系来解释市场,不管解释的对与错,都要承担其后果,接受它的优缺点。 客观交易也是画圈行为,只不过是画很多的小圈,每一个量化策略(陷阱)都是一个小圈,因为策略执行可以不依赖人,只需通过计算机投放,待市场移动覆盖(猎物进入陷阱)即可。而主观交易的“圈”则是只能有一个,且是大圈,因为一个狩猎者(食肉动物)不可能同时待在两个领地里,只有当原来的领地彻底没有了猎物(主观系统完全失效),才能去开辟新的领地。 为自己的交易“画圈”,为市场立法,乃是主观交易的第一步。正如前面所说,前些年我总拿着主观策略到处寻找机会,没能给自己画圈并好好呆在圈里,以致终日辛劳而无所获。所以,深刻理解自己的“圈”,并保证所有行动都不出圈,也是处理“不能被量化的因子”问题的第一步,因为“不能被量化的因子”是主观交易者常常“出圈”的根本原因,这一关过不了,后面都是妄谈。 2、 心法第二层------耐心等待绝好机会,主观交易的窄门。 处理“不能被量化的因子”的第二步就是“耐心”。在写此章节之时,多次执笔又多次放下,因为每次想起这两个字就有千言万语涌入思绪,以至不知该如何吐纳才能表达我对这两个字的感受,不知该从何说起,更又恐词不达意。诸多纠结,只因为,“耐心”这两个字,太重要,太重要!若要我用几个字给刚入行或准备入行的交易新手一个忠告,要么是“别做期货”这四个字,要么就是“耐心”这两个字。 将“耐心”这两个字称为主观交易的窄门一点都不为过,至少是我交易上的窄门。因为就是这两个字,让我告别了漫长的亏损,开始盈利。“耐心”这两个字在刚入行的时候就从各种交易书籍中知道了其重要性,但真正做到,却是花了六、七年时间。我相信大多数交易者同我之前一样,都以为自己已经了解了“耐心”这两个字的含义,实则不然。所以我认为有必要说说让我心态发生质变(真正做到耐心)之前的每一次量变,到底是什么经历让我一步一步向前到最后完全忠于“耐心”这两个字的。望能给还没真正理解这两个字的交易者提供一些思路。 第一次经历-----亏的,总能赚回来。 头几年的交易中,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每次接到一个新的账户,总是很兴奋,急于开仓证明自己,结果就是每个新账户一开始都先陷入亏损。亏损之后便会对市场产生恐惧,怕触及清盘线而不敢再继续开仓,于是便开始休息。 即使遇到了“较好”的机会,也出于恐惧不敢开仓,直到遇到了一次即使清盘也不容错过的机会,因为这种“绝好”的机会,完全覆盖了我之前的恐惧感,便果断开仓,结果每次账户都能再赚回来。就这样,好几年都处在这个轮回当中:接到新账户-----亏损------恐惧导致空仓休息------碰到绝好机会交易------再赚回来。最后终于开窍,明白了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一个简单到令人发指的原因:没体会出“较好的机会”和“绝好的机会”之间的区别。很明显,让我亏损的是“较好的机会”,而让我赚回来的是“绝好的机会”。 由此,结论便简单粗暴:舍弃那些“较好的机会”,只做“绝好的机会”,岂不稳赚?如何做到舍弃呢?唯有“耐心”,耐心等待“绝好的机会”! (注意,主观交易,因为有“不能被量化的因子”而会出现可交易可不交易的“较好机会”,那怎么判断是不是“绝好机会”呢,本章节最后会专门详述)这次经历让我感受到了三分之一“耐心”的重要性,但并未能做到,依然在亏损。 第二次经历-----收益300%的佳作。 如果说每年的资金曲线都是交易员的一部作品的话,那那年我的300%收益、最大回撤12%的资金曲线,绝对是我交易生涯中的一部佳作。那年我做了一份跟交易一点都不相关的工作,每天都早起贪黑,在外奔波,根本没有看盘时间,更谈不上研究分析行情了。因为心中还时常挂念交易,所以经常还会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强忍睡意,打开电脑把所有品种都粗略的翻一遍。 因为太累,所以每次翻看所有品种的行情加起来都不超过5分钟,也就是说,单个品种的各个周期K线图几乎是一扫而过,于是那些“较好的机会”、“需要研究、分析、甚至需要划线的机会”几乎都会被我错过。即使是那些没被错过的“可做可不做”的机会,也因为实在没时间下单而变成了“不可做”的机会。而符合我的系统所谓“绝好的机会”出现时,即使一瞥,也不会错过,每次都是眼前一亮,睡意全无(这里也悟出了一个道理:机会,越好,越容易识别,这也是区分“较好机会”和“绝好机会”的一个小技巧,章节末会详述)。 因为交易机会实在太好,但我白天又没有下单时间(那时还没夜盘),所以每次趁开车等红灯的时间,甚至是行驶中,用手机下单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也由此,我明白了什么是“绝好的机会”?夸张一些,那就是有生命危险也决不能错过的机会!这次的经历,当然也有运气成分,但宝贵之处在于让我对“耐心”的重要性的体会从三分之一提升到了三分之二。我开始盈亏平衡了。 第三次经历:神奇的模拟盘。 几年前,为了看看实盘到底差在哪,开了一个文华财经的模拟盘账户,1年时间从1000万初始资金做到1亿5000万。而同时我的实盘却一直在盈亏边缘徘徊,这种巨大的差异让我不得不仔细推敲。 回想其操作过程:每次有可做可不做的“较好”机会出现时,考虑到时间成本、资金成本,实盘都“勇于尝试”。而对于没有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的模拟盘来说,都懒得打开软件进行交易(我平时用的是博易大师,模拟交易需另开软件)。尤其是对于同时操作几个账户的我,更无心力去玩那没用的游戏。但是每当“绝好机会”出现时,我的所有账户都开仓交易后仍满足不了我对这种机会的交易欲望,就连模拟的账户,也要开仓“爽”一把。并且每次都是重仓,才能让我觉得未负这好机会。通过这个过程回想,实盘和模拟的巨大差异的原因之一也就不得而知了:同第一个经历一样,实盘参与了太多“较好机会”,而模拟盘只参与了“绝好机会”。 模拟盘的业绩正好印证了我在第一个经历中得到的结论:舍弃那些“较好的机会”,只做“绝好的机会”,岂不稳赚?哪里是稳赚,简直是神奇(当然,模拟盘神奇的业绩不止是“耐心”的结果,还有下面心法第三层-----赢的渴望和其他很多因素一同成就的)。但“耐心”只做“绝好的机会”,无疑是最直接的因素。这次的经历,让我完成了对“耐心”意义体会的最后三分之一,从那时起,盈利的大门向我敞开了。 这三次的经历一步一步的让我把“耐心”这两个字从知道到相信,再到信任,最后变成信仰,直到印在骨子里。 之前看过一篇关于全球投资大师的投资忠告的文章,每个大师只说一个自认为是最重要的投资忠告,一共有采访了36位投资大师,竟然有14个人把这唯一的投资忠告机会给了“耐心”这两个字。不可否认,在投资哲学的山顶上,大师们看到的风景是一样的。 斯坦利克罗说:除非在你看来行情已经像弯下腰来捡起墙角的钱一样简单明了,否则什么也别做。 利弗莫尔说: 钱是坐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 伯妮斯科恩说:耐心等待确定信号的出现,避免高风险的模糊不清阶段的盲目投资。 彼得林奇说: 耐力,胜过头脑。 罗杰斯说: 平常时间,最好静坐,愈少买卖愈好,永远等候耐心的来临。 巴菲特说: 假设自己手中只有一张可打20个洞的决策卡。每做一次投资,就在卡片上打一个洞。相对的,能做投资决定的次数也就减少一次。假如投资人真能受到这样的限制,他们就会耐心地等待绝佳的投资机会出现,而不会轻率地做决定。 罗杰斯说: 我只管等,直到有钱躺在墙角,我所要做的全部就是走过去,把它捡起来。 还有一个事实:美国交易巨子查理丹尼斯每年95%的利润来自5%的交易!无需再过多举例,大师们已经把山顶上那一样的风景告诉我们了! 这里要明白一个很容易混淆的概念:主观、主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主观交易,并不是主动交易!相反,主观交易应是被动交易。“交易不应该是你想怎么样,而是市场邀请你怎么样,而且这种邀请是如此的翩翩有礼,简单明了”,这句话是我最喜欢的交易名言。只有在“耐心”等待到“绝好的机会”出现时,你才能感受到市场对你的真诚的邀请,甚至应该说是“吸引”。 就像我开车也要下单一样,这种吸引力甚至强到了让我无视生命危险。这种强烈的吸引力也从侧面告诉了我:这就是“绝好的机会”。所以记住:想要做好主观交易,绝不能主动交易!而要耐心等待被动交易机会、被市场邀请的机会!只要你还在那里,市场绝不会忘了邀请你。 前面都是讲“耐心”的重要性,这里有必要补充一下:为什么必须要做到“耐心”等待“绝好的机会”。 因为几乎所有主观交易者的大敌、利润的第一杀手就是“耐心”的反面-----随意交易。深刻理解这“杀手”的厉害之处,更有助于对“耐心”的体悟。 ①随意交易会导致决策疲劳(以至于无法再做出正确判断,错失属于自己的行情)。 ②随意交易会导致资金损耗(以至于没有了足够的子弹去做真正地属于你的行情)。 ③由于随意交易无法界定止损和风险衡量,以及没有信心持仓,最后导致的是必然失败。 ④若是偶然赚钱,则更会增加侥幸心理,下次随机交易的可能性大增,最终也会导致失败,所以随意交易即使赚钱也是有害的。 ⑤随意交易还会一次一次的浪费掉自己的好运气。 随意交易的心态触发是因为一是对行情有主观的预期,而非策略预期。有了对市场是混沌的、不可测的理解,这种心理就不该有。二是怕错过行情。孔子曰:一定要有敢于错过所有不是自己把握最大的行情的勇气! “耐心”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等到“绝好的机会”。那么最后必须要说说到底什么是“绝好的机会”,怎么鉴别“绝好的机会”和“较好的机会”,以及我自己的几个鉴别小技巧。在平时与朋友的交流中,我习惯把前者称为“捡钱”的机会,后者称为“可以试试”的机会。所谓“捡钱的机会”便是符合自己主观交易系统的所有参数、因子的最标准,最完美的交易机会。其实就是用“最完美”、“最标准”来处理“不可量化因子”。而“可以试试”的机会则是几乎没有对“不可量化因子”进行限制,即使“不太标准、不太完美”也要交易的交易机会。拿我自己的交易系统来举例:我用的技术分析工具是波浪理论和缠论,通过两者结合对市场的运行结构进行分析。总所周知,这两个理论是不可能被完全量化的,那么“捡钱的机会”对我来说便是符合“最完美的浪型或最标准的缠论买卖信号”的机会,甚至是他们的叠加机会。而“可以试试”的机会对我来说便是“不太完美的浪型或不太标准的缠论买卖信号”的机会。而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往往让主观交易者在处理“不可量化的因子”上太过草率,其结果就是参与了太多“可以试试”的机会,也就是随意交易。看到这里的朋友如果还是觉得“捡钱机会”的判定太过主观,难于应用的话,那我们就可以把其判定量化成三个特征: ① 完美的符合你最标准的进场条件。 ② 能感受到最强烈的吸引,即市场的邀请(像我开车下单那样的吸引力)。 ③ 容易识别。 仔细琢磨这三个特征,你就能找到属于你的“捡钱机会”。最后根据第三个特征再送一个识别的小技巧:如果你已经对你的交易信号非常熟悉,也绝对相信,那就在翻看行情的时候不要在任何一幅K线图上停留超过10秒(这个要看进场信号的复杂程度,但意思就是要最少的时间)。相信我,一旦超过10秒或更多,你就是在主动研究行情了。如前文所讲,就“出圈”了,即使研究出来,也不是“捡钱机会”了。浏览行情像是每天都看一下自家门口的邮箱:看一眼,全是宣传单、广告,立马关上去上班;如果有属于你的信件,我相信,你一眼就能看到,立刻拿出来,而不是每次都要研究一遍其他的宣传单和广告看看有没有能让你发财的机会!拆开你的信件,你会发现,里面是市场给你的邀请函!(插一句,这个例子是刚刚在写作过程中灵感突发的原创,竟然把三个识别特征都包含了:标准信号、容易识别、市场邀请。这就是写作的意义啊)。 再举一个我最喜欢的例子:巴菲特常常提到《击球的科学》一书,本书讲述了红袜队传奇泰德•威廉斯的击球理论。泰德•威廉斯两次获得美国棒球联盟最有价值球员、两次赢得三冠王、19次入选全明星、1966年被选入棒球名人堂。 作为过去70年来惟一一个单个赛季打出400次安打的棒球运动员,他在书中阐述了其职业生涯中平均0.344的惊人击球率的秘诀:他将击球区分为77个小单元,每一单元都是棒球大小(画圈)。他不是对每一个进入击球区的球都进行击打(耐心),而是只击打那些落入最佳击球单元的球(绝好机会)。 如果球未进入该单元,他就会继续等待下一个------即使这意味着有时会出局。这个不就是在“圈内”“耐心”等待“绝好机会”的最好例子吗?在大多数时候,你什么也不用做,只要看着就好了。每隔一段时间,你将会发现一个速度很慢、线路又直,而且正好落在你最爱的格子中间的“好球”,那时你就全力出击。 3、 心法第三层------交易饥饿感、赢的渴望,未战而先胜。 虽然按照前两层的心法行事,交易机会会变的很少,但据我的交易经历来看,有些时候也会再你的耐心等待之后突然出现很多这种“捡钱机会”,有时是同时出现的,有时是连续出现的。同时出现就意味着你需同时持仓多个品种,连续出现就意味着你需要连续交易。 由于“不能被量化的因子”存在,每笔交易都需要一定的主观衡量,所以在同时或连续交易几次后,那么对于主观交易者来说就有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决策疲劳。而决策疲劳势必会导致交易动作变形,结果就是交易的失败。就像行军打仗,即使再战无不胜的军队,在连续作战后也需休息和整顿,纵然有再好的战机,也不能把军队置于人困马乏的境地。 那么对于交易来说,连续作战后是该乘胜追击还是该见好就收?这个就需要体会自己对交易的渴望即“交易饥饿感”是否还存在。说白了,培养“交易饥饿感”就是如何控制交易节奏。 当然,你也可以把交易次数和交易间隙进行量化,比如一个月只做几笔交易?连续亏损几次之后停止交易多长时间?最多同时持仓几个品种?但这样的量化非常复杂,因为对于每一个因子都需长时间的交易和摸索,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注意,绝不能一拍脑门的量化每个因子,因子若不能契合你的心态和交易系统,就是纸上谈兵)。 而“交易饥饿感”便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所有交易节奏因子的唯一选择标准就是去感受你的 “交易饥饿感”还有没有,有多少。就像“滚床单”这事一样,不能量化,只需体会自己的需求(饥饿感)然后顺其自然就好,莫强求、莫频繁。 培养和控制好“饥饿感”,自然就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节奏。即使站在你面前的全是能吸引你的绝世美女(捡钱机会),也要控制“饥饿感”,如此你才能翻云覆雨而不至于力不从心。还有就是,连续“滚床单”的尽情挥洒后,即使再有一个大美女(捡钱机会)站在面前吸引你,你也提不起欲望来了,即使霸王硬上弓,也只能白白支付身体和精力。所以在连续赚钱之后,也一定要停止交易,待“饥饿感”的能量条补满,再进行交易。 “交易饥饿感”和上面讲的“强烈的吸引力”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强烈的吸引力”是来自于对市场的被动感受,而“交易饥饿感”则是来自于交易员本人的主动控制和培养。前者是对外物、标的物(美女、捡钱机会)的识别和感受,后者则是对自己欲望(交易饥饿感)的控制和培养。一个是对外,一个是对内,两者既有区别、又互为补充。 培养好了“交易饥饿感”,便能加强下面将要说的“赢得渴望”。当我翻看斯坦利克罗的《期货交易策略》时,看到“赢的渴望对抗输的恐惧”,突然为之一震,这是在我潜意识里一直存在,但从未总结出来的东西。所以当我一看到这几个字,我就瞬间明白了它的全部意义。它完美解释了为何模拟交易会如此成功!因为在做模拟交易的时候,所有人同我一样,只有“赢的渴望”而没有任何“输的恐惧”。 看过《小李飞刀》的人都知道,按照百晓生的兵器谱排名,上官金虹的龙凤双环是小李飞刀的克星。天机老人排名第一,上官金虹的龙凤双环排名第二,小李飞刀排名第三。可是,天机老人去世后,上官金虹和小李飞刀巅峰对决,上官金虹竟死在小李飞刀之手。 这又是为什么?来看看李寻欢和上官金虹的生死对决: 李寻欢道:“他的确有很多机会能杀我,他甚至可以令 我根本无法还手,可是他却故意将机会错过了。” 像上官金虹那样的人,怎会将机会错过? 孙小红也忍不住问道:“为什么?” 李寻欢笑了笑,道:“因为他心里始终想赌一赌。” 孙小红道:“赌?赌什么?” 李寻欢道:“赌他自己是不是能躲得过我的出手一刀。” 这就是上官金虹为何输给了小李飞刀:江湖皆知,小李飞刀,例无虚发。一个“赌”字暴露了上官金虹对自己能否破例存在一丝疑虑和恐惧,这要了他的命,即便他更技高一筹。“小李飞刀,果然例无虚发”,他死之前的最后一句话也印证了他对躲过飞刀没有信心。一点点的恐惧,也足以让他全盘皆输,同时也让小李飞刀未战而先胜。 “只有赢的渴望而没有输的恐惧”在很多战役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项羽为报叔父项梁之仇,率领两万精兵进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釜镬,渡江后凿沉舟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于巨鹿大败秦军;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对战胜袁绍信心不足,为了鼓舞曹操,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完全打消了曹操的疑虑和恐惧,才有了这载入史册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破釜沉舟,沉的是士兵的后路,破的却是士兵对“输”的恐惧。而反观我以前的交易,几乎每笔交易都藏有“输的恐惧”,要么在建仓时,要么在持仓中。尤其当我不再完全按照特定标准去机械止损后(我的系统从原来定量、定性的止损标准后来改为定量但不定性的止损标准),由于止损成了变量,恐惧感加重就成了必然。 “只有赢的渴望而没有输的恐惧”来源于对自己交易系统的信任,不,应该是青泽老师所说的“信仰”。只有把交易系统上升到信仰的高度,才能从容、客观的交易。这点,对于“不能量化的因子”较多的主观交易系统尤为重要。我之所以一直没有停止模拟交易,就是为了一次次的体会只有“赢的渴望”时的交易感觉,也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这没有“输的恐惧”做出来的交易是何等的成功! “只有赢的渴望而没有输的恐惧”最大的实战意义在于,对于一笔交易,只要在交易前有了一点点的恐惧,就要问自己:这是标准的“捡钱机会”吗?如果是,就要内省反观,去除心魔;如果不是,就果断放弃,这也是给“耐心”寻找“捡钱机会”又加了一层过滤网。 当然,“没有输的恐惧”和漫无目的的抗亏损完全是两码事,这里就得用上菲茨吉拉德的话:“能同时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做事的人,才是有第一流智慧的人”。 4、 心法第四层------零错误,主观交易的客观保障。 在这个混沌的、非连续性的市场中打拼,本来就难有胜算,若是再不严格按套路出牌,出现各种行为偏差,一败涂地便是可以预见的。前面讲的都是怎么处理“不可量化的因子”,这节讲的就是怎么处理剩下“可量化的因子”,即零错误。这是客观交易的优势所在,所以主观交易这方面就更不能有任何差错,这样,主观交易的这方面劣势至少不会太明显。 零错误,就是要保证每个交易动作都不能出错,这也是对“耐心”等到的“捡钱机会”最起码的尊重,更是主观交易的客观保障。要明白,我们主观交易虽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在能量化的环节上必须要机械执行。不然,就像我开篇说的“双刃剑”效应,不但不能上阵杀敌,就连主观交易对客观交易那唯一的一点优势都会丧失掉。分清楚哪些是需要你主观决定的哪些是可量化的,至关重要。 你会说,这不是最简单的事情吗?但据我所知,也是我的亲身经历:主观交易者往往会不自觉的把主观判断渗透到交易的所有环节。“不可量化的因子”是相对于客观交易的优势所在,同时也是相对于客观交易出现的一个行为上的“风险敞口”。而对于功力不深的主观交易员来说,这个口子只会越撕越大。“零错误”的执行要求让你的交易行为不至于走到一盘散沙的境地。 所有交易都包括五个动作,即开仓、加仓、减仓、止损、止盈。做每个动作都要有据可查、都要符合一致性、都要做到零错误。当然,既然我们不是电脑,就很难在长期的交易生涯中一直保持零错误,所以要对其进行刻意练习,以养成零错误的执行习惯。 我自己的方法是“错误”统计,即以月为单位,统计犯错误的次数,记下犯错误的心理原因以及导致这笔交易的亏损额度。用及时反馈的方法来督促自己减少错误交易行为的次数,当你看到自己每月、每季度、每年犯的错误越来越少的时候,你会切切实实的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断增加的账面利润。 5、 心法第五层------情绪管理,平静交易,莫负光阴。 情绪管理,是每本交易书籍里必谈的问题,但解决方法都太抽象,几乎没什么实战效用。而我在这里要谈的则是根据我自己的经历而体悟到的情绪管理的具体方法,至少对我来说,这方法直接、简单、管用。 由于市场是混沌的,不可测的,那么单笔交易结果就是毫无意义的。就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专注好每笔交易的过程,交易结果交给上天决定。 但是,主观交易员在专注过程的时候,尽管是按照严格的套路、零错误的做好每个交易环节,在持仓的过程中也难免受行情的波动而影响自己的情绪。由于单笔交易的结果是完全随机的,那么现实就很残酷:你在交易过程中付出的任何感情,任何情绪波动都是毫无意义的。情绪管理问题一直是交易学里最基础的交易知识,但是要真正做到客观、平静的交易,管理好交易情绪,没有多年的切身体会和体悟,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多人说持仓时的情绪波动是人性,无法规避,这也是他们转做程序化交易的理由。 但我不能认同,什么问题都有解决方法,我认为这只是没有经过深刻体悟因而未找到解决方法的借口。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以前每笔交易在亏损的状态下,我会失落,这种失落我会渗透到我的生活中,我会给家人和朋友带去负能量;而过几天当这笔交易转回盈利状态,我又会高兴。这种虚无缥缈的高兴让我在工作生活中也变的浮夸、空虚和不踏实,并且还要承受再次转为亏损时的落差。 经过这样几个轮回后,假如这笔交易结束时,没赚没亏,平局收场。也就是说,几个礼拜什么也没得到,却平白无故的付出了这么多感情(最终是亏损会更可笑,最终盈利也好不到哪去,因为单笔交易的最终盈利在更高维度---整体交易里,也就相当于单笔交易的暂时盈利状态)。每笔交易都会经历这样的轮回,你就能体会到整个过去的交易生涯我浪费了多少感情,简直是空虚寂寞冷。感情浪费的多了,就能深刻体会到其实是在浪费生命了。 想要得到一个不证自明的理论或方法,首先要有假设和基石,根据上面的经历和体悟,我找到了两个基石,那就是:①价格怎么走,跟你怎么想完全没有任何关系!②每笔交易,既然零错误的执行了每个交易动作,那么从你一进场,交易结果其实就已经确定了,只不过你不会知道。有了这两个基石,我就得到了一个消除持仓情绪波动的具体方法:用未来视角看待交易。即每当你的情绪在持仓时因价格的波动而波动时,就要告诉自己:我严格按照系统操作,不管是涨势跌,这笔交易的结果其实都已经定下了(未来视角,这句话要细细琢磨),并且价格波动和交易结果跟你怎么想、怎么纠结真的没有半毛钱关系。 换句话说,做好该做的交易动作,再多其他的任何一点情绪,都是浪费生命了。既然是方法,就必须要通过刻意练习才能起作用,我的练习方法是:写下来,每天打开行情软件时都要先念一遍,否则,决不看行情。就我的练习效果来说,真的是立竿见影!你可以试试。希望你能平静交易,莫负光阴。 与心法之大成者“大圣”的对话 前面提到之前做过的文华财经模拟交易,1年时间从1000万初始资金做到1亿5000万。而去年又开始做了个中量网的模拟交易,9个月,收益900%(现排名全国第三),重仓操作,最大回撤34.2%(对于重仓操作,这个回撤是很小了),总收益前30名中我的回撤最小,总体曲线也非常平滑(最后有附图)。于是我跟一个朋友在讨论到模拟交易的时候,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朋友说:“为什么你做的模拟交易这么牛X?实盘虽然也不错,但是差距却这么大?” 我回答说:“你看,实盘交易曲线跟模拟交易曲线完全不一样,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模拟交易肯定不是我做的” “那是谁做的?”他继续追问 我装X道:“你知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每个人都是圣人,都有佛性。做模拟的那货,就是我内心的佛,是他做的,就叫他斗战胜佛-----大圣吧” 他笑着说:“小心人格分裂!” 我说:“那倒不会,他在教我做交易,等我全学会,他就是我,我就是他了” 他一脸狐疑的说:“那让他也教教我呗?” 我说行啊,我叫他出来,你直接跟他交流。 “你有什么问题?” “你谁?”他快疯了, “大圣啊,你不是有问题么?”大圣说道 “额,你为什么能做这么好?”他开始严肃起来, 大圣说:“首先,我没有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你知道,在你们实盘中,这都是压力。正因为有这些成本,你们才会频繁交易,不想放过任何潜在利润。” “嗯”他开始认真听了 “其次,你那哥们觉得我们模拟没任何卵用,所以基本不叫我出来。只有在他看来有了特别特别好的机会,也就是他说的捡钱机会到来时,他才会让我出来,让我也爽一把。所以,我的耐心是被动的,他替我控制住了。不得不说,这是他的功劳,但他自己却还没有这么好的耐心。” “额”他迫不及待的点点头 “还有,我的每笔交易,都只有赢的渴望,输的恐惧在我这里不可能有,因为我是模拟啊”大圣哈哈大笑,接着说: “没有任何恐惧,我就能在出现亏损或回撤时,但没有任何信号说明我错了的情况下淡定持仓。” “那你用的技术分析和他不一样吗,为什么他一亏损就怀疑自己?”他有点蒙圈了 “你tm悟性真低,当然一样了,比如我们用缠论,一个结构没走完,没破坏,为什么要止损呢?”大圣不耐烦的说。 “他怕亏的多啊,你这样做的话,那回撤会很大啊!”他也有点急。 “你瞎吗?我满仓操作,9个月,收益900%,回撤才34%,大吗,你那哥们30%的仓位,最大回撤还能20%。因为他都没有意识到,仅仅为了风控而止损,为了止损而止损,是连续的无效止损导致了他的大回撤。也就是说,他越是仅怕亏损而止损,而不是从市场结构出发,他回撤的越大。并且事实证明,我的回撤确实小的多,这说明,我们用的技术分析对市场结构的分析能力还是很强的,只是他没利用好。” 大圣打开了话匣子:“还有交易数据统计支持------95%的止损,若没执行,会在一个礼拜之内回本。再加上比较优秀的结构分析,所以我不怕暂时的亏损” “但是,我可不是盲目的抗单子,你要明白这其中的区别。也有很多时候,结构分析错了,在市场确认确实转向了之后,我都是果断砍仓。根本不考虑会亏多少,因为我完全不怕亏啊。” “是,是!”他似乎也悟到什么了,他又问: “那我怎么才能达到你这种境地呢?” “我送你个清单,每天打开电脑前都默读一遍,体会一遍,否则,别开电脑。只要你坚持,就算达不到我这个水平,也够你养家糊口了。那个清单我已经给你哥们了,找他去要吧。记住,要刻意练习才有效用!”大圣说完就消失了。 “怎么样?”我问他。 “我靠,果然不是你,因为你的水平我知道,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大圣已经把耐心等待绝好机会、赢的渴望、零错误、情绪管理都做到极致了,是你说的心法的大成者啊。”他有点激动。 “所以我在跟他学啊,每次交易我都去体会他的心态,已经在向他靠近了。对了,清单拿走不谢。”说着,我把每日必看的清单交给了他。 每日必看清单 情绪稳定、耐心、零错误。 三点是互相影响、互相成就的。只有三点同时做到,你才能在真正属于你的行情到来的时候聆听到市场对你的呼唤和邀请,听到那句:来交易吧! 主动交易的法门在于“被动交易”,即,是被动邀请,而非主动寻找。交易不应该是你想怎么样,而是市场邀请你怎么样,而且这种邀请是如此的翩翩有礼,简单明了。斯坦利克罗说过"除非在你看来行情已经像弯下腰来捡起墙角的钱一样简单明了,否则什么也别做“ 耐心,这道屏障跨过去才能成功。钱在市场里从活跃的投资者流向有耐心的投资者。减少交易次数才能保持对交易的饥饿感,才能有最好的竞技状态,节奏才能踏好!要时刻以零错误来要求自己,一个月、半年、一年,慢慢做到交易零错误(每动一次,都要有据可查,包括任何动作,开平仓,加减仓。) 行为要求 1、每次看盘时都要告诉自己:市场怎么走你完全不知道,跟你怎么想没有任何关系! 2、 每次交易前都要问自己一遍:这是不是非做不可的捡钱机会?是不是市场对你的邀请,而非你主动寻找到的,是否有输的恐惧? 3、每次交易前(开仓)、中(加减仓)、后(平仓)时都要告诉自己:每个动作都要保证零错误。 4、每次持仓时都不纠结短期、时时的价格走势。因为: ①价格走势跟你怎么想完全没有关系,所以没必要纠结。 ②每笔单子,不管涨跌、盈亏,最终都要了结,既然如此,回过头来看,那么这些纠结便是毫无意义的(未来视角)。 换句话说,做好该做的就行,再多其他的任何一点东西,都是浪费生命了。 大圣交易曲线 人的灵魂是有重量的, 只要你不努力自我超越,奋力提升, 它一定会向下坠落, 从天堂到地狱只是转瞬之间-------青泽
2023-07-25 12:05
会歌 发表于 2023-7-14 13:45
感觉好久没见楼主了
谢谢
2023-07-14 05:58
本帖最后由 aann 于 2023-7-14 13:36 编辑 了解“自觉注意” 和“自发注意”对交易的影响,听听前辈的解读 “自觉注意 ”和 “自发注意” 是两个心理学术语,这两个术语可以非常深刻地解释不同投资者面对市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投资者在观察市场的价格变化之前就有一套系统的市场理论、框架、模型作为理解市场、观察市场的基础,这样的注意是自觉注意”。 投资者在观察市场的价格变化之前没有一套系统的市场理论、框架、模型,由市场价格涨跌对投资者本能的吸引而引起的注意是 “自发注意” 。 自觉注意和自发注意这两个词背后是两种不同的哲学,一种是一上来先盲目地跳进去再说,另一种是带着标准去行动。 我经常调侃我的一些朋友,他们的操作经常是先开枪后瞄准,而不是先瞄准再开枪。 如果能做到自觉注意,投资者将不再让市场价格变化主宰、左右自己的思维、情绪,而是以超然的态度去审视市场运动,通过理论模型观察市场,寻找交易机会。 大多数技资者往往在这里陷入困境,不自觉地就进入了自发注意状态,一旦坐在显示屏前,就不由自主地被市场价格运动带着跑。自觉注意恰恰是抑制了投资者的本能欲望、利益,而 是强调关注自身主体操作过程中思维和行为的合理性。 人的本能是先打开电脑,然后盯着屏幕看,在盘中寻找交易机会。如果你接受了“自觉注意”这个理论,明天开盘之前 不要打开电脑,先想想,如果电脑打开了,我要看什么?在我看来,在打开电脑之前就知道想要观察什么,什么情况下应该果断行动,这是职业交易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遗憾的是,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市场参与者,包括一些市 场巾交易多年的老手,都没有能力形成一套系统的市场观,他们在市场巾的行为就像大海中一叶没有罗盘的扁舟,左右摆摆,处境危险,早晚会在风浪中沉没。 人的感知有巨大的选择性,感知往往是在概念支配下进行,“人只看到他所知道的东西 。我的投资的理论、模型、假设决定市场观察和操作的哲学形成以后,我慢慢开始摆脱自发注意的交易层次,进入了自觉注意的境界,我在投资市场终于走出了迷宫,获得了新生。(来自前辈的自述--青泽)
2023-07-14 05:28
  • 1
  • 2
  • 3
  • 4
  • 5
  • 6
  • 143
前往
共 2854 条

本站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广告及宣传信息均与韬客无关,如需投资请依法自行决定是否投资、斟酌资金安全及交易亏损风险;

2、韬客是独立的、仅为投资者提供交流的平台,网友发布信息不代表韬客的观点与意思表示,所有因网友发布的信息而造成的任何法律后果、风险与责任,均与韬客无关;

3、金融交易存在极高法律风险,未必适合所有投资者,请不要轻信任何高额投资收益的诱导而贸然投资;投资保证金交易导致的损失可能超过您投入的资金和预期。请您考虑自身的投资经验及风险承担能力,进行合法、理性投资;

4、所有投资者的交易帐户应仅限本人使用,不应交由第三方操作,对于任何接受第三方喊单、操盘、理财等操作的投资和交易,由此导致的任何风险、亏损及责任由投资者个人自行承担;

5、韬客不隶属于任何券商平台,亦不受任何第三方控制,韬客不邀约客户投资任何保证金交易,不接触亦不涉及投资者的任何资金及账户信息,不代理任何交易操盘行为,不向客户推荐任何券商平台,亦不存在其他任何推荐行为。投资者应自行选择券商平台,券商平台的任何行为均与韬客无关。投资者注册及使用韬客即表示其接受和认可上述声明,并自行承担法律风险。

版权所有:韬客外汇论坛 www.talkfx.com 联络我们:[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