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697回复:4
[讨论]行为金融学 - 人的认知偏差和心理偏差 (來點高深的)
[backcolor=inherit]【认知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1、人类的认知本能[/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把人看成信息传递器和信息加工系统,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感觉、知觉[/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它认为:人类是“认知吝啬鬼”,即人们总是在竭力节省认知能量,这是人类的认知本能。考虑到我们有限的信[/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息加工能力,我们总是试图采用把复杂问题简化的战略。我们常用以下几种方式实现这个目标:[/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1)通过忽略一部分信息以减少我们的认知负担;[/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2)过度使用某些信息以避免寻找更多的信息;[/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3)接受一个不尽完美的选择,并认为这已经足够好。 [/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认知吝啬鬼战略有时可能是有效的,因为这样做可以很好地利用有限的认知资源来加工几乎无穷无尽的信息。但在我们匆忙中忽略了重要[/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信息、或选择时出现错误的情况下,这种战略也会产生错误和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2、启发式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人们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般可分为:算式法和启发法。[/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算式法是解决问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如果一个问题有算式法,那么只要按照其规则进行操作,就能获得问题的解。[/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启发法是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是一种思考上的捷径,是解决问题的简单、通常是笼统的规律或策略,也称之为经验法则。人们一般在如下[/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四种情况下,倾向应用启发法解决问题:[/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1)当我们没有时间认真思考某个问题时;[/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2)当我们负载的信息过多,以至于无法充分地对其加工时;[/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3)当手中的问题不十分重要,以至于我们不必太过思虑时;[/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4)当我们缺乏做出决策所需的可靠的知识或信息时,我们更容易使用启发法判断。[/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启发法主要有四种:代表性启发法、可得性启发法、锚定与调整启发法和情感式启发法。[/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第一,代表性启发法[/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会关注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的相似性,以推断第一个事物与第二个事物类似之处,人们假定将来的模式会与过去相似并寻求熟悉的模式来做判断,并且不考虑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或重复的概率,即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认知心理学将这种推理过程称之为代表性启发法。[/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人们运用代表性启发法判断问题时存在这样的认知倾向:喜欢把事物分为典型的几个类别,然后在对事件进行概率估计时,过分强调这种典型类别的重要性,而不顾有关其他潜在可能性的证据。这种认知倾向容易造成对样本规模的不敏感、对偶然性的误解等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第二,可得性启发法 [/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可得性启发法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回想起的被判定为更常出现。这种启发法易于产生如下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1)由于例子的可获取性而导致的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当某一集合的规模由他的例子来判断时,容易得到的例子的集合比拥有同一频率但例子不容易得到的集合更多。如看到一辆汽车玻璃碎了,人们很容易想到是发生车祸了,不愿意再深入考虑是不是人为破坏,以至发生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第三,锚定与调整启发法 [/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在判断过程中,人们最初得到的信息会产生锚定效应,从而制约对事件的估计。所谓锚定效应,就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调整策略是指以最初的信息为参照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很容易偏离其初始值。[/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第四,情感启发法[/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情感启发法:指依赖于直觉和本能对不确定性事件进行判断与决策的倾向。[/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情感的意义在于运用经验、直觉和本能节省决策的信息费用,当用严格推理来处理信息的费用极其高昂的时候,根据情感作出反应就是一种经济的决策方式。对刺激物的情绪反应常常比认知评估来得既快又及时,这种即时的情绪反应为决策者的行为选择提供了线索和依据,使决策者的快速行动成为可能。但是,情感启发法由于固有的心理缺陷会导致决策者产生偏差。 [/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3、框定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存在对背景的依赖,那么,事物的表面形式会影响人们对事物本质的看法。事物的形式当被用来描述决策问题时常称之为“框定”。当一个人通过不是透明的框定来看问题时,他的判断与决定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框定,这就是所谓的“框定依赖”。由框定依赖导致的认知与判断的偏差即为“框定偏差”,它是指人们的判断与决策依赖于所面临的决策问题的形式,即尽管问题的本质相同但因形式的不同也会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例子:[/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一位将军在敌人优势兵力威胁下,出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他的情报员说:除非他带领士兵们沿两条可行的路线之一撤退,否则,他们会遭到伏击,使600名士兵全部被歼灭。如果走第一条路线,200名士兵可以获救;如果走第二条路线,1/3的可能全部获救,但有2/3的可能全部遇难。假设你是这位将军,你应该选哪条路线呢?[/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假设情况改变一下,他的情报员告诉他,他还得在两条撤退路线中进行选择。如果选择第一条路线,将有400名士兵遇难;如果选择第二条路线,1/3的可能无一遇难,有2/3的可能全部遇难。假设你是这位将军,你应该选哪条路线呢?[/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改变了一下背景说法,但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截然不同,选择的结果也截然不同,可见框定的作用。(有时我们购买股票时也会出现同样的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心理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心理偏差:指市场中的有限理性投资者对外部信息进行识别、编辑、评价等认知活动中系统产生的、有偏于标准金融理论的心理现象。[/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1、过度自信[/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2、心理帐户[/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人们根据资金的来源、资金的所在、和资金的用途等因素对资金在心理上进行归类,形成“心理账户”。心理账户影响人的决策行为,不同的心理账户,人们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从而在决策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案例:看电影[/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你已经决定去看一场电影了,每张票的价格是30 元。当你进入电影院验票时,你发现你的票丢了。现在你还愿意花30元钱重买一张票吗?[/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再想象一下,你已经决定去看一场电影了,每张票的价格是30 元。当你进入电影院买票时,你发现不知什么时候你丢了30 元。现在你还愿意花30元钱去买票吗?[/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解释:第一问中,我们很容易感到是花了60元看一场电影,会觉得太贵不去看了。而第二问中,丢掉的30元我们常常不会看成是电影花的,会另外心理单独做账,只会感觉到是倒霉罢了,它不会增加看电影的成本,因此我们会继续选择去看。这就是心理账户的作用。[/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3、证实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一旦形成一个信念较强的假设或设想,人们有时会把一些附加证据错误地解释为对他们有利,不再关注那些否定该设想的新信息。人们有一种寻找支持某个假设证据的倾向,这种证实而不是证伪的倾向叫“证实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证实偏差在投资决策上常常表现为过度交易或盲目坚持,造成投资失败。[/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4、损失厌恶[/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不对称性。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会使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波动,这就是损失厌恶。损失厌恶易于导致禀赋效应和短视行为。 [/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禀赋效应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该理论认为一定量的损失给人们带来的效用降低要多过相同的收益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增加。因此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出于对损失的畏惧,人们在出卖商品时往往索要过高的价格。[/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5、后悔厌恶[/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后悔比受到损失更加痛苦,因为这种痛苦让人觉得要为损失承担责任。[/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投资者趋向于获得一定的信息后,才能做出决策,即便是这些信息对决策来讲并不重要,这主要是减少后悔对自身的精神损失。[/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6、模糊厌恶[/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人们在熟悉的事情和不熟悉的事情之间更喜欢选择熟悉的那个,而回避选择不熟悉的事情去做。模糊厌恶易于造成本土效应。[/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1、人类的认知本能[/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把人看成信息传递器和信息加工系统,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感觉、知觉[/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它认为:人类是“认知吝啬鬼”,即人们总是在竭力节省认知能量,这是人类的认知本能。考虑到我们有限的信[/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息加工能力,我们总是试图采用把复杂问题简化的战略。我们常用以下几种方式实现这个目标:[/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1)通过忽略一部分信息以减少我们的认知负担;[/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2)过度使用某些信息以避免寻找更多的信息;[/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3)接受一个不尽完美的选择,并认为这已经足够好。 [/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认知吝啬鬼战略有时可能是有效的,因为这样做可以很好地利用有限的认知资源来加工几乎无穷无尽的信息。但在我们匆忙中忽略了重要[/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信息、或选择时出现错误的情况下,这种战略也会产生错误和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2、启发式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人们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般可分为:算式法和启发法。[/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算式法是解决问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如果一个问题有算式法,那么只要按照其规则进行操作,就能获得问题的解。[/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启发法是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是一种思考上的捷径,是解决问题的简单、通常是笼统的规律或策略,也称之为经验法则。人们一般在如下[/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四种情况下,倾向应用启发法解决问题:[/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1)当我们没有时间认真思考某个问题时;[/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2)当我们负载的信息过多,以至于无法充分地对其加工时;[/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3)当手中的问题不十分重要,以至于我们不必太过思虑时;[/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4)当我们缺乏做出决策所需的可靠的知识或信息时,我们更容易使用启发法判断。[/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启发法主要有四种:代表性启发法、可得性启发法、锚定与调整启发法和情感式启发法。[/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第一,代表性启发法[/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会关注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的相似性,以推断第一个事物与第二个事物类似之处,人们假定将来的模式会与过去相似并寻求熟悉的模式来做判断,并且不考虑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或重复的概率,即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认知心理学将这种推理过程称之为代表性启发法。[/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人们运用代表性启发法判断问题时存在这样的认知倾向:喜欢把事物分为典型的几个类别,然后在对事件进行概率估计时,过分强调这种典型类别的重要性,而不顾有关其他潜在可能性的证据。这种认知倾向容易造成对样本规模的不敏感、对偶然性的误解等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第二,可得性启发法 [/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可得性启发法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回想起的被判定为更常出现。这种启发法易于产生如下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1)由于例子的可获取性而导致的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当某一集合的规模由他的例子来判断时,容易得到的例子的集合比拥有同一频率但例子不容易得到的集合更多。如看到一辆汽车玻璃碎了,人们很容易想到是发生车祸了,不愿意再深入考虑是不是人为破坏,以至发生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第三,锚定与调整启发法 [/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在判断过程中,人们最初得到的信息会产生锚定效应,从而制约对事件的估计。所谓锚定效应,就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调整策略是指以最初的信息为参照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很容易偏离其初始值。[/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第四,情感启发法[/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情感启发法:指依赖于直觉和本能对不确定性事件进行判断与决策的倾向。[/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情感的意义在于运用经验、直觉和本能节省决策的信息费用,当用严格推理来处理信息的费用极其高昂的时候,根据情感作出反应就是一种经济的决策方式。对刺激物的情绪反应常常比认知评估来得既快又及时,这种即时的情绪反应为决策者的行为选择提供了线索和依据,使决策者的快速行动成为可能。但是,情感启发法由于固有的心理缺陷会导致决策者产生偏差。 [/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3、框定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存在对背景的依赖,那么,事物的表面形式会影响人们对事物本质的看法。事物的形式当被用来描述决策问题时常称之为“框定”。当一个人通过不是透明的框定来看问题时,他的判断与决定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框定,这就是所谓的“框定依赖”。由框定依赖导致的认知与判断的偏差即为“框定偏差”,它是指人们的判断与决策依赖于所面临的决策问题的形式,即尽管问题的本质相同但因形式的不同也会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例子:[/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一位将军在敌人优势兵力威胁下,出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他的情报员说:除非他带领士兵们沿两条可行的路线之一撤退,否则,他们会遭到伏击,使600名士兵全部被歼灭。如果走第一条路线,200名士兵可以获救;如果走第二条路线,1/3的可能全部获救,但有2/3的可能全部遇难。假设你是这位将军,你应该选哪条路线呢?[/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假设情况改变一下,他的情报员告诉他,他还得在两条撤退路线中进行选择。如果选择第一条路线,将有400名士兵遇难;如果选择第二条路线,1/3的可能无一遇难,有2/3的可能全部遇难。假设你是这位将军,你应该选哪条路线呢?[/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改变了一下背景说法,但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截然不同,选择的结果也截然不同,可见框定的作用。(有时我们购买股票时也会出现同样的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心理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心理偏差:指市场中的有限理性投资者对外部信息进行识别、编辑、评价等认知活动中系统产生的、有偏于标准金融理论的心理现象。[/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1、过度自信[/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 2、心理帐户[/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人们根据资金的来源、资金的所在、和资金的用途等因素对资金在心理上进行归类,形成“心理账户”。心理账户影响人的决策行为,不同的心理账户,人们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从而在决策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案例:看电影[/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你已经决定去看一场电影了,每张票的价格是30 元。当你进入电影院验票时,你发现你的票丢了。现在你还愿意花30元钱重买一张票吗?[/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再想象一下,你已经决定去看一场电影了,每张票的价格是30 元。当你进入电影院买票时,你发现不知什么时候你丢了30 元。现在你还愿意花30元钱去买票吗?[/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解释:第一问中,我们很容易感到是花了60元看一场电影,会觉得太贵不去看了。而第二问中,丢掉的30元我们常常不会看成是电影花的,会另外心理单独做账,只会感觉到是倒霉罢了,它不会增加看电影的成本,因此我们会继续选择去看。这就是心理账户的作用。[/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3、证实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一旦形成一个信念较强的假设或设想,人们有时会把一些附加证据错误地解释为对他们有利,不再关注那些否定该设想的新信息。人们有一种寻找支持某个假设证据的倾向,这种证实而不是证伪的倾向叫“证实偏差”。[/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证实偏差在投资决策上常常表现为过度交易或盲目坚持,造成投资失败。[/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4、损失厌恶[/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不对称性。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会使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波动,这就是损失厌恶。损失厌恶易于导致禀赋效应和短视行为。 [/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禀赋效应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该理论认为一定量的损失给人们带来的效用降低要多过相同的收益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增加。因此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出于对损失的畏惧,人们在出卖商品时往往索要过高的价格。[/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5、后悔厌恶[/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后悔比受到损失更加痛苦,因为这种痛苦让人觉得要为损失承担责任。[/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投资者趋向于获得一定的信息后,才能做出决策,即便是这些信息对决策来讲并不重要,这主要是减少后悔对自身的精神损失。[/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6、模糊厌恶[/backcolor]
[backcolor=inherit]人们在熟悉的事情和不熟悉的事情之间更喜欢选择熟悉的那个,而回避选择不熟悉的事情去做。模糊厌恶易于造成本土效应。[/backcolor]
发表于:2015-05-09 02:48只看该作者
2楼
汇市如潮人如水,只叹此间几人回。
发表于:2015-05-09 05:24只看该作者
3楼
这个可以有,留下来有时间慢慢看....呵呵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5-05-09 05:48只看该作者
4楼
慢慢看看。。。
韬客社区www.talkfx.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