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2010年6月8日全球政经信息摘要
欧元区7500亿金融稳定机制的细节敲定
欧元区财长决定设立一个“特殊目的机构”,以负责从金融市场上筹集4400亿欧元提供给需要救助的成员国,这笔资金将由欧元区国家以政府间协议的形式提供担保。
6月7日,欧元区16个成员国就7500亿欧元的金融监管稳定机制的最后细节达成一致。
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让-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 在欧元区财政部长月度例会后表示,欧元区财长决定设立一个“特殊目的机构”,以负责从金融市场上筹集4400亿欧元提供给需要救助的成员国,这笔资金将由欧元区国家以政府间协议的形式提供担保。
如果有成员国陷入类似希腊的债务危机,无法从金融市场上筹资,那上述机构将根据其他成员国提供的贷款担保,通过发行债券的形式在金融市场上融资,提供给该成员国。
容克表示,整个紧急贷款方案将于6月底前启动和运行。
除贷款之外,欧盟官员表示,欧元区各成员国当从2011年开始削减赤字以重塑市场信心。
今年5月10日,欧元区通过了总额7500亿欧元的欧洲金融监管稳定机制。其中,欧元区国家提供4400亿欧元的贷款担保,为期三年;欧盟委员会从金融市场上筹集600亿欧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2500亿欧元。但欧元区成员国当时未就4400亿欧元款项的具体筹集和运作方式达成一致。■
----------------------------------------------------------------------------------------------------
[hide]后面欧盟就要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了,通货紧缩越来越近了,商品货币的苦日子也快开始了[/hide]
发表于:2010-06-08 09:47只看该作者
3楼
黄金圣斗士,不知道是哪一个宫的?
风险需要控制,利润需要扩展
发表于:2010-06-08 09:48只看该作者
4楼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emoji-image](/emoji/default/hao.gif)
![emoji-image](/emoji/default/hao.gif)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
就怕猪一様的隊友。
发表于:2010-06-08 09:50只看该作者
5楼
:') :') :')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0-06-08 09:51只看该作者
6楼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0-06-08 10:48只看该作者
10楼
:) :) :) :)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0-06-08 10:52只看该作者
11楼
:o :o :o :o
发表于:2010-06-08 11:03只看该作者
12楼
:lol :lol :lol :lol :P :P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0-06-08 11:07只看该作者
13楼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0-06-08 11:11只看该作者
14楼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在这条路上,活着就是胜利。
发表于:2010-06-08 11:11只看该作者
15楼
----------------------------------------------------------------------------------------------------
- t2 d* T% Z5 e/ C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后面欧盟就要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了,通货紧缩越来越近了,商品货币的苦日子也快开始了
发表于:2010-06-08 11:18只看该作者
16楼
顶一个,慢慢看,谢谢楼主,辛苦了
发表于:2010-06-08 11:20只看该作者
17楼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emoji-image](/emoji/default/cb.gif)
![emoji-image](/emoji/default/cb.gif)
18楼
欧债务危机阴谋论:美国出手绞杀欧元套牢中国
谁在追杀欧元
当然,在对欧元进行绞杀之中,美国不会忘记套牢中国
对美国威胁最大的是谁?能撼动美元老大地位的是谁?是欧元。于是,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点燃了危机的导火索,希腊危机,金融恐慌,欧元大幅贬值,大宗商品迅速回落……4月初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暴跌,金融恐慌程度(VIX指数)已经接近亚洲金融危机、9.11和贝尔斯登事件时期。一系列的事件背后都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最终受益的是美国。故事不会就此完结,类似于希腊的事件还会一次次被制造出来,追杀欧元的行动仅仅是一个开始。
逼死希腊
2009年12月初,国际三大评级公司,穆迪、标普和惠誉,纷纷下调希腊主权债务评级,一场席卷欧洲,扯动全球金融市场的债务危机拉开序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在赴IMF任前曾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希腊仅仅是冰山一角。”
希腊是引爆欧洲债务危机的导火索。
为什么是希腊,一个奥林匹克和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遭到外界一致口诛笔伐的是希腊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和整体债务规模。2009年,希腊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高达13.6%,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为112.6%。
“欧猪五国”(欧盟5个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开头字母的简称“PIIGS”和Pig相近,因而得名)的其他四国,情况也不比希腊好很多。爱尔兰、西班牙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与希腊不相上下,而意大利的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高达115%,比希腊还要差。
但有一点至关重要,希腊的经济规模最小,GDP占比还不到欧盟的2%,攻击起来比西班牙、意大利要容易得多,希腊就是整个欧洲债务问题中最脆弱的一环。亚洲金融危机中的泰国,是索罗斯最先攻击的猎物,缺口最容易撕开。与亚洲金融危机不同的是,泰国是在对冲基金的攻击下沦陷,而希腊则倒在评级公司的软子弹下。
如果仅仅是希腊,对欧元区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显然这并不是评级公司的目的。
在欧盟还在为救助希腊僵持不下之时,又一颗炸弹引爆了。4月26日,标普将葡萄牙主权评级下调两个等级;4月27日,标普直接将希腊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4月28日,标普将西班牙评级从AA+下调至AA.
西班牙和希腊不可同日而语,其GDP规模占了欧盟的8.9%,拥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债务。顿时市场恐慌情绪飙升,“欧猪五国”的融资成本迅速提升,欧盟被逼无奈终于采取了行动。
5月2日,欧盟决定与IMF联手,以5%的利率给希腊提供1100亿欧元(欧盟800亿欧元,IMF300亿欧元)的救助。其中,德国将提供224亿欧元的救助资金。
市场仅仅出现了短暂的稳定,全球股市5月4日大幅下挫,当日希腊股市大跌6.7%,西班牙股市下跌5.4%,欧元触及12个月低点,美国国债价格被继续推高。
市场显然意识到并非救助希腊就能解决问题,欧洲为了稳定局势再次不得不牺牲真金白银。欧元区财长5月10日确定了规模为5000亿欧元的扶持计划,以帮助面临债务问题的成员国,另外IMF承诺进一步出资2500亿欧元。与此同时,欧央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和私人债券,以降低一些国家高涨的融资成本。美联储也重启了美元互换协议,表示支持欧洲紧缺的美元流动性。
5月20日,反映金融市场波动情绪的指标VIX指数曾达到45.8点,已经超过了9.11、亚洲金融危机和贝尔斯登事件期间的水平,仅低于雷曼倒闭时的行情。
信用评级公司何以有如此能耐,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越来越依赖专业的评级机构。但如果其背后没有坚强的后盾,安能如此兴风作浪?
信用评级机构对海外市场下调毫不留情,但对美国公司则显得有情有义。因2008年AIG出现巨额亏损,无疑其信用级别会被大幅度调低。为避免其对美国金融行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2009年2月27日,美国财政部召集三大评级机构,明确要求不要调低AIG信用级别。
三大评级机构的立场并非完全中立,不可能脱离华尔街和美国政府而发挥影响。
打倒欧元
评级机构的背后是强大的华尔街金融势力,已经渗透到全球经济的每一个角落。华尔街需要评级机构为他们粉饰门面,而评级机构又需要从华尔街获得相应的高额回报。
次贷危机前后,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系列风吹草动无不带有华尔街的影子。油价从2007年中的60美元/桶,飙升至2008年7月的147美元 /桶,中国的旺盛需求曾是华尔街粉饰油价上涨的理由,但最终美国官方也不得不承认油价的迅速上涨,金融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次贷危机是如何摧毁全球经济的,大家都还历历在目。华尔街在评级机构的帮助下,向全世界销售有毒资产。在华尔街大获其利之时,美国自身也被搞得焦头烂额,全球经济经历了一场大萧条。
希腊的债务危机也逃不开华尔街的影响。华尔街为了防止希腊债券违约,之前低价购买大量的信用违约掉期(CDs)。在评级机构纷纷下调希腊信用评级之后,CDs价格高涨,华尔街高价抛出,获利不小。
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称,用CDs避险,就如允许一个人替邻居的房子买保险,然后再自己去纵火并索赔。
4月27日,希腊5年期CDs高达824.48个基点,仅次于阿根廷和委内瑞拉。要知道3月8日的时候,希腊5年期CDs价格还只有280.65个基点。
类似的情况同样发生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身上,葡萄牙5年期CDs价格从3月10日的112.32点,上升到4月27日的382.9点;西班牙5年期CDs价格从3月10日的92.3升至4月底的209点。
华尔街与评级机构联手,背后无法掩盖的是美国的整体利益。而美国核心利益的焦点无疑是美元和美国强大的金融业。
表面上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也伤到了美国本身,道琼斯指数曾一度跌破10000点。欧元的大幅贬值也可能对美国的出口战略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我们认为美国如此短视,未免太低估美国人的能力了。
欧洲问题在使得金融市场下跌的同时,也催生了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原油价格在5月份从87美元/桶,下跌至74美元/桶,跌幅约14%,曾一度跌到67美元/桶。石油价格的大幅下跌无疑减少了美国的进口成本,从价格上弥补了出口的疲软。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平均原油进口量为906万桶/天。如果原油价格下跌10美元,美国全年原油进口将节省330亿美元。
更大的好处还在金融领域,欧洲债务危机的深化,使得欧洲银行的融资成本高于美国银行。各国政府担心经济出现二次探底,实行低利率的时间会更长,长期的融资低成本,无疑会使华尔街的操作更加便捷。
美联储(FED)5月9日虽然名义上给予欧洲美元互换协议的支持,但之后的一周欧央行(ECB)仅提供了90亿美元的短期美元流动性,欧洲银行借贷美元的成本上升,5月18日,3月期美元Libor为46个基点,而月初仅为30个基点。3月期美元Libor与无风险隔夜指数掉期(risk- free overnight indexed swap rate)利差也是一年中最糟糕的水平。
美国财长盖特纳5月26日抵达欧洲,在督促欧洲各国政府恢复财政秩序的同时,谴责了德国最近实行的禁止“裸卖空”的措施。
为什么盖特纳着重强调德国的禁止“裸卖空”的措施,虽然该措施仅限于德国国内,但可能会被欧元区其他国家所效仿。另外,“裸卖空”大多通过伦敦金融市场操作,华尔街自然少不了份,德国此举无疑将大大限制华尔街在欧洲金融市场上的作为。华尔街不高兴,盖特纳焉能不着急。
美国是否会就此罢手呢?市场刚刚得到喘息,惠誉在5月28日就把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市场又在等待下一波冲击。
在金融利益的背后,是扯动美国一切利益的核心——美元的地位。
今年以来,中美就人民币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备受各界关注。这只是虚晃一枪,醉翁之意不在酒。人民币毕竟还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对美元真正构成威胁的只有欧元,欧元成立以来的地位提升已经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
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已经由成立之初的18%上升到了2009年底的27.8%;相反,美元地位则大幅下滑,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从1999年的71.2%,下降到了2009年底的62.1%。
希腊只是引子,“欧猪五国”也仅是铺垫,削弱甚至打倒欧元才是美国的目标。在欧洲债务问题上,华尔街从金融上先获取最直接的好处,逼迫欧盟花费高额救助代价,把欧洲从金融危机的恢复中往回拖,欧元即使不崩溃,地位也会大幅下降。
欧元兑美元已经从2009年12月初的1.5,下跌至1.2附近,跌幅近20%。欧洲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最为薄弱环节,欧元区2009年经济增长为-4.1%。IMF最新预测显示,欧元区2010年GDP增长估计仅为1.0%,低于美国,也低于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
救助希腊等陷入危机的经济体,只是劫富济贫,最终会消耗欧元区核心国德国、法国的元气。
控制中国
此时此刻,世界上还有一个更大的市场,那就是中国——三大评级机构、华尔街和美国觊觎的另一块风水宝地。
三大评级机构早就瞄上了中国市场,当前中国信用评级市场实际已被外资控制,这不仅影响金融话语权,而且还严重影响经济金融安全。
目前中国规模较大的全国性评级机构有五家,即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和上海新世纪投资服务公司、上海远东资信评估公司。然而,2006年美国评级机构开始全面对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的渗透与控制。
当年,穆迪收购中诚信49%股权并接管了经营权,并约定七年后持股51%;新华财经(美国控制)收购上海远东62%的股权。2007年,惠誉收购联合资信49%的股权并接管其经营权;标普也与上海新世纪开始了战略合作,商谈合资事宜。
美国评级机构借助被收购公司的分支机构,迅速将触角伸展到全中国,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就控制了中国接近80%的信用评级市场,在国防、通讯、能源、交通、金融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诸多重要领域和敏感性行业取得信用评级的绝对控制权。美国对中国评级市场的实际控制,使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金融主权,美国决定着信用评级规则和金融产品市场定价。
在评级过程中,美国评级机构可掌握中国重要行业的战略信息、企业技术和经营信息,特别是一些涉及国家战略安全部门的核心信息,将直接威胁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经济技术安全。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在掌控中国金融话语权后,可依其战略需要,利用中国金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适时制造金融动荡,影响中国经济金融安全。
当然,在对欧元进行绞杀之中,美国不会忘记套牢中国,工具就是美国国债。
中国、日本和石油输出国是美国国债的主要持有者,自2009年中以来,中国已经连续减持美国国债。但中国减持美国国债不容易,在美国国债收益率阶段性走高之后,还会增持。果不出所料,3月份中国增持美国国债177亿美元,累计持有量高达8952亿美元。
5月下旬,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看似平静之中落下帷幕,之前被热议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仅仅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一方面,欧元的大幅贬值已经变相让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飙升,压迫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自然没那么强烈;另一方面,如果仅仅通过政治上的压力使人民币升值,美国显然缺乏主动性。
人民币的贸易层面往往被人为夸大,但金融层面却容易被忽视。美国要想真正影响人民币,仅靠政治手段效果甚微,通过金融和资本开放才能削弱中国对人民币的控制。
所以,是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话锋一转,落到了金融上,华尔街的影子萦绕上空。在五项会谈成果中有三项都与金融密切相关。
来源:中金在线
20楼
世界日报:因应大选 日新阁将对中日关系降温
美国世界日报今天发表社论说,日本政局虽然在“政党变天”之后,出现了一点新的局面,那就是被称为“宇宙人”的鸠山由纪夫在外交上一改自民党日美关系优先的传统,提出了东亚共同体的诉求,加速日本回归亚洲,尤其是东亚的速度,走出“亚洲孤儿”的困境。为了体现这个战略转变的决心,鸠山因应冲绳民众要求美军基地撤离的长期要求,许诺把美军基地从普天间移到冲绳以外甚至海外,遭遇了美国的强烈反弹,鸠山在多个外交场合,受到奥巴马总统的冷遇。一直到最后期限来临,鸠山违背政治承诺,向美国全面让步,导致友党退出执政联盟,鸠山也成为历史上最短命的首相。一场万众期待的“政治变天”,沦落成政治笑柄,让世界瞠目结舌,也让日本民众失望,并失去方向。
不仅如此,日本首相的辞职方式,也令人诟病。在中国总理温家宝走访完日本,中日双方刚刚同意建立总理热线讨论日中问题,并对东海油田合作事宜提出新的妥协之际,鸠山首相毫无预警地突然甩手辞职,而且还闹出自民党干事长小泽一朗逼宫,鸠山也拖其一起下台的政治闹剧,令人感到日本首相就像在玩幼稚园的“政治家家酒”。一如当年自民党的安倍首相,在高人气的支持下入主首相府,结果在短时间里,人气直挫,竟然在一夜之间“搁下烂摊子”,走人了事,没有任何政治家的担当。由此可见,不管自民党还是民主党,日本政治在日本经济低迷,地位下降,在日美日中两个大国的关系难以处理的困境中,日本政治人物也逐渐成为漫画式的人物,再也出现不了田中角荣这样的强势领袖,连小泉纯一郎这样的“怪人政客”也不复重现,日本政治进入了饱食平庸,难以作为的政治怪圈。
社论说,民主党是众院第一大党,鸠山下台之后,新首相人物令人关注。本来,副首相兼财相菅直人,外相冈田克也等几个热门人选,可以通过党魁竞选这样的高瞩目政治舞台,通过政策辩论,以及党内议员的自由投票,选出新首相,带领日本走出各种政治困境,谁知,民主党还是自民党的政治翻版,通过密室政治,让竞争者“知难而退”,形成菅直人一枝独秀的局面,并找出一个完全没有知名度的议员陪跑,令人失望。
虽然菅直人与鸠山不同,宣布不会重用“造王者”小泽一朗,以避免在野党的攻击,挽回民意。但谁都知道,如果没有小泽的支持,菅直人绝对当不上首相,因为小泽兵团足以左右政治大局。另外,日本即将在7月份将举行参议院大选,民主党能否巩固众院的胜利成果,全面掌控日本政坛,令人关注,说穿了,小泽逼迫鸠山下台,就是为了此次选举,而民主党要胜选,没有小泽的操盘,几乎是不可能的。
社论说,由此可见,这轮首相走马灯的闹剧,就是7月选举的政治伎俩,菅直人的命运,或者说新内阁的政策方向,要在选举后才能揭晓。
问题是,外交上难以等待。6月中旬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八国集团和20国集团峰会,菅直人必须表态,是日美同盟优先还是东亚共同体继续?
可以预料的是,在冲绳驻军问题上,新首相难以改弦更张,推翻鸠山的决定,因为菅直人本身就是鸠山内阁的第二把手;同时在只能维护前任的决定,因此,在天安舰风波问题上,日本肯定支持美国韩国,要向中国施压,在联合国制裁朝鲜,还有,在八国和20国峰会上,日本新内阁也会追随西方集团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挑战中国,这样,才能强化日美韩同盟,为美军基地迁徙问题的让步遮羞,同时激发日本选民的危机意识,再度提出日本中兴的诉求,以赢得大选胜利。总而言之,中日关系,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会暂时冷风习习。
------------------------------
美国高官公然批评鸠山政府外交混乱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亚洲事务高级主任杰夫里.贝德7日在华盛顿的智库就鸠山政权时期的日美关系发表演讲,直言不讳地批评了鸠山外交的混乱,称“要弄清究竟是谁在代表日本政府说话很辛苦”。奥巴马政府高官公然对日本外交表示不满实属罕见。
共同社报道,日本新首相菅直人近日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双方一致同意以《日美联合声明》为基础解决普天间问题。贝德称,奥巴马对此“十分满意”,对新政府表示期待。该《联合声明》把冲绳美军普天间机场的迁入地定为冲绳县名护市的边野古地区。
贝德承认鸠山政府的确令美国感到担忧。他指出,鸠山倡导的“东亚共同体”看似要将美国排除在外,不仅如此,日本还停止了海上自卫队印度洋供油活动,奥巴马政府对此曾“忧心忡忡并表示强烈关切”。
---------------------------------
传菅直人访华计划 引华府不满遭“扼杀”
访不访华,菅直人做不了主?
原定于12日访问中国,并主持上海世博会“日本馆日”活动的日本新首相菅直人,昨日突然决定中止访问中国的计划。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菅直人对身边的议员透露说,由于该计划引起了美国政府极大的不快,在普天间基地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任何有可能导致日美关系紧张的事情,都将避开。
昨日傍晚,日本民主党在离国会不远的宪政纪念馆召开参众两院议员总会,正式决定了菅直人提出的党和内阁大部分领导人名单。今日,菅直人将完成组阁,正式组成新一届日本政府。
“日本新内阁的当务之急,是要修复日美关系。”复旦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郭定平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鸠山内阁在普天间基地问题上处理不当而下台,菅直人的首要任务是要协调好日美关系,以实现平稳过渡。
6日凌晨,菅直人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双方一致同意承袭《日美共同声明》来解决美军普天间机场的搬迁问题。菅直人还从双方都“出身草根”的角度出发,与奥巴马套近乎,称与对方有“共通、共鸣之处”,而奥巴马也表示,期待着在八国峰会上与菅直人会面。
郭定平表示,协调日美关系,目前最重要的是妥善解决普天间机场的搬迁问题,“我认为,菅直人会采取拖延的方法,慢慢地跟冲绳地方政府和老百姓做工作,机场搬迁不可能快速解决,拖个三五年都是很可能的。”
与鸠山一上台就追求日美平等,高调喊出脱美入亚、建立东亚共同体等口号不同,菅直人尽管对日美对等关系的追求并不亚于鸠山,但他安抚美国的手法体现了“急脾气菅”忍耐的一面。
在对华政策上,尽管菅直人多次声明日美同盟关系是日本外交政策的基轴,又突然取消访华行程,但记者采访的专家都认为日本新内阁会继续推进中日友好关系。
“对华友好,不仅是菅直人本人的立场,也是民主党的一贯政策。”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建安表示,日本经济近十年来从中国的高速增长中获益良多,菅直人要振兴日本,必然会维持中日友好,但同时,从政治的角度看,日本又离不开日美同盟,因此,菅直人需要在日美关系和日中关系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菅直人在当选后的首次演讲中称,将结束日本长达20年的经济停滞。“我认为,菅直人可施展的空间不大。”陈建安表示,从小泉时代开始,日本就制定了新成长战略,力图引导资金投向新能源、IT、医疗、环境等领域,培育未来的战略性产业,但日本政府财政困难,拿不出钱来,因而收效不大。
“菅直人起用莲舫担任行政革新大臣,是希望用莲舫的强硬来削减地方的水库等基础设施投资,以改善日益恶化的财政状况,但消减对地方的投资必然影响到选票,这在选举政治下是政党不愿做的事。”陈建安表示。
[ 本帖最后由 ALEX 于 2010-6-8 19:37 编辑 ]